探讨|定时定点是垃圾投放最优解吗? -凯发平台网址2021-06-10 16:50作者:伏泰科技
当全国各地都在强势推进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的时候,所长却不禁产生了疑问? 因为垃圾分类多点试行已经1年有余(部分地区已经试行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所长经常听到各种声音。 比如这种: 或者这种: 当然还有这种: 去年7月,闫陈芳等人对上海554位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从这份调查问卷中发现,在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的原因中,时间匆忙这一因素占比最大,且年轻人占比接近半数。 不仅如此,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垃圾分类进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中,排名第一的就是: “上海市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过于原则,并不完善、不利于实施” 而目前上海市垃圾分类投放制度主要是【定时、定点和定时定点】3种。 所以,定时定点真的是垃圾分类投放的最优解吗? 或许,并非如此! 从目前群众的反应来看,虽然定时定点在很大程度的确对垃圾分类起到了促进作用,是垃圾分类投放的一个有效解决办法。 但是,垃圾分类是一个全民参与的事项,最根本的目标是实现全民准确分类,如果不顾及部分群体的诉求,强制定时定点投放的措施仍然有较大局限性,将始终无法完全杜绝乱投乱分现象!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寻求垃圾分类投放的更优解呢? 既然查、评、逼、考、罚并不能完全有效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垃圾投放问题, 首先需要分解垃圾与垃圾制造者(人)之间的冲突,因为扔垃圾的主体始终是人,只有让每个人愿意扔垃圾,愿意正确分垃圾,才是核心解决办法。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让每个人都愿意并且正确投放垃圾。 (ps:垃圾投放涉及到的因素十分复杂,包括政策层面、意识层面、工具层面、措施层面……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投放模式的问题,所以,其他层面所长暂时不做具体分析。) 需要明确的是,当下我国实施的定时定点模式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制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一点,在调查报告中也有明确回答: 在受访者中,能做到垃圾分类的上海市民超过9成,超7成的人表示每次都会分类垃圾,说明现阶段的垃圾分类政策是被广大居民所接受和认可的。 但是,该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弊端,其中最大的问题便是其不够人性化的设计和无法因地制宜调整模式,导致部分人群怨声载道。 因此,所长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既然定时定点既有可行性,又存在一些问题,那么, 如果对这个模式进行优化,补齐短板,优化后的定时定点是否更加适合我国垃圾分类实际情况呢? 提升投放的易触达性和便捷性 已经有研究表明,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和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愿意参与垃圾分类的比率(82.5%)明显高于实际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比率(13%)。 可见较高的分类意愿并不必然会产生较高的分类行为。 垃圾分类行为的实现取决于情景因素、便利性、认知和态度,而投放环节恰恰就是情景因素的代表,如果再提升其便利性,那么将能极大提高民众分类行为! 那么,该如何提升投放的便捷性呢? 1、改“定时”为“延时”或“多时” 从垃圾分类实践结果来看,当下民众反馈最多的问题便是定时投放造成的不便捷性。 虽然定时投放有利于统一收运管理和对投放者进行监管,但是垃圾分类更需要的是自下及上的配合,疏导措施更有利于提升居民分类积极性和进行长效管控。 并且依靠现行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对投放环节的管理和督导。 比如,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无人督导和远程督导已经成为现实,可以实时对投放者的身份信息、投放行为和投放质量进行识别、收集和上传,不仅不需要督导员定时督导,还能够实时获取任意点位投放信息,该技术将成为投放时间调整的强有力支撑。 2、灵活“定点”,适当“增点” 目前现存的分类模式中,普遍采取的是固定的分类投放点,有些因为离家门太近异味难忍遭到居民的投诉,有些因为点位太远导致居民扔垃圾“跋山涉水”,有些老年人和残疾人因为点位太远而难以投放。 因此,点位设计的合理性十分必要。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点位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小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法,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适当增加投放点,或者引进流动点位,改变传统小区定点的单一模式,转变为根据需求设置多种点位。 垃圾分类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减少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只有所有制造垃圾的人真正“懂垃圾”,才会主动“减垃圾”,才会知道如何“分垃圾”.也才能更好地主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实现“用垃圾”(回收)。 纵观国外垃圾分类做的比较好的国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垃圾分类意识已经刻在了国民骨子里,垃圾分类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反观我国,由于处在垃圾分类初期,国民分类意识普遍不高,因此,投放模式的制定必然要考虑的一点是如何提高居民分类意识,让居民真正“懂垃圾”,既要懂如何分,又要懂为什么分。 从目前定时定点的现状来看,在一些基础设施的布置和引导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总之,投放模式的制定上,要使人们真正地“懂”垃圾,改善大众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国垃圾分类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长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创新十分必要。 无论是投放端口还是收运和处置末端,都需要根据实践情况不断改进,这也将对我国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裨益巨大。 |